白酒百科:白酒的品质高低区别有多大?
2022-1-18 14:56:21

各种蒸馏酒的主要成分都是乙醇和水,我国酒类中酒精和水溶液占到98%以上,风味(呈香和呈味)含量不足2%。这几种微量成份在不同的葡萄酒中的含量和比例不同,以及它们各自呈味觉的强度不同,构成了不同的酒类和风格。也就是,只有不到2%的白酒成分才能决定酒的质量。

酒商宝酒商代理资源汇总:酒商宝让酒商赚钱省心省力的平台!,中国十大名酒代理商,怎么做名优酒水代理商资料齐全。白酒代理商咨询电话:400-780-5919


酒类中的香味成分包括:酯类、酸类、羰基化合物、酚类化合物、含氮化合物、及其它物质。

酯类

酯是一种挥发性芳香化合物,具有较强的芳香性,是白酒中最重要的风味物质,是白酒区别于其它酒的最重要特点。酯是区分不同香型风味白酒的重要物质。

酒类的主要酯类物质有:乙酸乙酯、已酸乙酯、乳酸乙酯、丁酸乙酯等,其中四者之和占酒总酯量90%以上。又称:四大类。四大酯类物质的变化对葡萄酒的风味有决定性的影响。

醋酸乙酯:是白酒的主要香味成分,是清香型白酒的主要香气成分。有香蕉。苹果的香味,有涩,有新鲜的乙醚味;

己酸乙酯:浓烈时为辣与臭,稀时似菠萝香,白酒特有的窖香,味甜爽口,有愉悦气味,赋予浓香型曲酒香味;

乳酸乙酯:具有不露香的特点,在葡萄酒的味道中有浓烈的甜味。酒中无乳酸乙酯便失去其风味,而含量过高,呈青草味.涩苦,能抑制主体香气。

丁酸乙酯:在浓烈时有不愉快的香气,微有臭味,稀时有酒香,有菠萝般的果香,香气丰富。又是浓香型酒中的一种香味成分,在形成浓郁的香味方面仅次于己酸乙酯,但含量不能太高,否则会产生肥味。


白酒百科:白酒的品质高低区别有多大?不到2%

酸类

酸是白酒中的另一种主要物质,酒体中缺少酸性会使其看起来不柔和,.淡薄而寡淡且不协调。而更为重要的是,酸是形成酯类的先驱物质,它具有强烈的酸与醇的亲合性,可增加酒香,减少酒的刺激性,起到缓冲、平衡、调酒的作用。

若有酸的味道,白酒就会显得粗糙,出现恶臭,降低酒质。适度的酸在酒中会有缓冲作用,使白酒清爽利口、醇厚而柔软。可以消除喝酒后上头、口味不协调等现象。酸感也有促进酒香的感觉,但过多的酸味会降低酒甜的味道,也影响口感。

下面的图片是酒的主要酸类:

白酒百科:白酒的品质高低区别有多大?不到2%


醇类

酒体在葡萄酒中具有重要作用,它是酒中的主要醇甜物质和助香剂,也是形成香气物质的前驱物质。醇与酸合成酯,是白酒的主要风味物质。

一般所说的"高级醇主"要是:异戊醇.异丁醇.正丁醇.正丙醇,然后是仲丁醇和正戊醇。酒体含少量高醇,使酒体具有特殊的香味,并对酯香起到衬托作用,使香气更加完整。但高级醇在口味上缺点多利少,味道不好,除异戊醇微甜外,其他醇类均为苦,有些苦味较重。

所以,必须将其含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。含糖量太少就失去了传统酒体的风味,造成了辛辣苦涩,给酒带来不良影响,而且易上头,容易醉,含高级醇高的酒,经常带来无法忍受的苦涩怪味,即所谓杂醇油味。

酒体中除上述高浓度的醇类外,还有几种多元醇。多元醇有甜味,略有苦味,在葡萄酒中很稳定,使葡萄酒入口甜,落口绵。让酒体呈现出自然的感觉,具有柔顺的口感。

羰基化合物

醛和酮统称为炭基化合物:甲醛.乙醛.乙缩醛.丙醛.丁醛.异丁醛.异戊醛.戊醛.己二酮.己酮.己酮一2.戊酮一2,3一羰基丁酮。

酒类中羰基化合物种类较多,各有不同的香气和味道,对酒的主香形成一定影响。

葡萄酒中醛类物质的含量应该适度,以利于葡萄酒的口味,但过量会使白酒产生强烈的刺激性和辣味,喝后会引起头晕、喉咙发干,还可以养成酒瘾。乙醛是酒中辛辣的主要来源,适当的辣使酒,当然是必要的,但过辣的话会有一种伤酒的味道,不利于饮用者的健康。

酮主要是通过生物化学反应,如醛类物质的缩合作用产生的。

苯酚化合物

酚类化合物在酒类中含量极少,成香效果显著。这种气味会让人感觉到百万分之一甚至是千万分之一的强烈气味。

氮化物

四甲基吡嗪.丙氨酸.酪氨酸.门冬氨酸.白氨酸.异白氨酸.精氨酸.组氨酸.甘氨酸.羟氨酸。

其它成分

二乙氧基甲烷,1.1一二乙氧基异丁烷,1.1一二乙氧基异戊烷。

白酒百科:白酒的品质高低区别有多大?不到2%


探讨白酒中微量成分的含量特点和比例关系,揭示其特殊风味的化学本质,为改进白酒工艺和稳定产品质量提供科学依据。